编辑推荐:
想必很多电视观众还记得,在今年的“十一”假期里,曾经为亿万观众和读者送去热腾腾心灵鸡汤的于丹,穿着中式服装,坐在CCTV-3“文化访谈录”节目主持人马东身边,连续七天畅谈昆曲。这一次,从传统经典到传统艺术的“转变”是于丹的自发行为还是过去思想的延续?
如果说《于丹论语体验》借助传统经典《论语》为当代读者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向的导航,那么《于丹·花园梦》就推荐了一种生活方式,一种平静而温暖的生活方式。
所以,CCTV-与昆曲知识的普及讲座不同,《于丹·花园梦》淡化了昆曲的历史和过于专业的知识,但以类型的方式呈现了其审美特征,阐述了于丹对当代人生活态度的建议和建议。
在于丹看来,昆曲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,于丹说:“我喜欢有一种叫做‘昆曲’的生活方式。“她认为昆曲细腻、婉转、精致、美丽的特点可以作为进入当下时尚生活的“元素”。例如,我们现在流行一种“慢生活”的生活方式,所谓的“慢生活”,“它意味着我们可以每天做一些平静和舒缓的运动,比如打太极拳,练习瑜伽;过环保的生活,可以节约能源,可以有很长的闲暇时间与家人和朋友分享。所有这些健康平静的生活方式”。在昆曲中,这种“慢活”的例子和元素触目可及。于丹还强调了“过程”的重要性。在《牡丹亭》中,杜丽娘因梦中遇到俊逸书生刘梦梅而情不自禁,醒来后要去“寻梦”,因梦而死,又因梦而生。我们常常会问:这种追求的结果是什么?这种投资值得吗?余丹说,重要的不是结果,而是爱的过程。这个过程关系到人们的心,不仅体现了一种意志,也体现了一种能力。能够享受过程,也就是能够享受生活。为什么要去茶馆喝茶,为什么要去酒吧?消费不是物质的结果,而是精神愉悦的过程。
相信看过节目、看过书的观众和读者,在惊叹于丹成功“变脸”的同时,也会觉得于丹还在关注自己的内心,还在为当代读者做一份“浓汤”。
去年11月26日,于丹的第一锅“灵魂鸡汤”让那个冬天变得温暖,许多经验丰富的人清楚地记得当时许多感人的照片。整整一年过去了,或于丹,或一锅“灵魂鸡汤”,但器皿变了,调味料变了,它仍然符合公众的口味吗?让我们拭目以待吧!
作者简介
于丹:影视传媒学博士,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。
1996年获北京优秀教学奖,2000年获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竞赛一等奖,北京教学成果奖二等奖,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,2001年获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,北京师范大学奖,北京师范大学十大优秀教师奖,2004年被评为北京十大电视艺术家,200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,2006年获“中国十大教育人才”称号,2006年被评为中国品牌年度人物之一,2007年获第三届北京大学教学教师奖,本课程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课程。
自2006年10月以来,于丹教授先后在央视“百家论坛”栏目上解读了《论语》和《庄子》,社会反响强烈。2007年国庆期间,于丹连续七天在中央三套“文化访谈录”上播出,再次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。
[我要扒资料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