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师 智慧的道德经
第一句话:神秘时代的神秘思想家
第二,释放创造和谐的力量
第三,做大事,从做小事开始
第四讲:成功是服务的结果
幸福追不上?
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。常使人无知无欲...
许多人会问:2500年前的事情对今天的生活有帮助吗?
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,但总是很难找到。就像小猫每天追尾巴一样,却追不上。事实上,幸福就像小猫的尾巴。你越追逐它,你就越追不上它,但只要你大胆前进,它(幸福)就会永远跟着你。
诺贝尔奖得主萨缪尔森的幸福公式是:幸福=效用/欲望。当你的效用越高,你的愿望就越低,幸福就会到来。例如,有些人不想每天努力工作,不想学习,但想直接获得财富,成为一个成功的人,它非常快乐。因此,幸福的关键是提高效用,减少欲望。
事实上,早在2500年前的《道德经》中就已经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:
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。常使人无知无欲...
“虚其心,弱其志”是指降低欲望,“实其腹,强其骨”是指提高能力和技能。
影响《道德经》
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,《道德经》是其中的瑰宝。它的知识内容涵盖了人生观、心理学、社会学,甚至政治学和军事学,以及更多的方法论和理解论。因此,无论是中国的皇帝和将军,还是世界上的智者,他们都称赞《道德经》。
《道德经》不仅会提出人们的普遍问题,还会给出相应的处方,提出直接攻击人心的解决方案。比如“图难易”,今天就挺现实的。在工作中,我们应该从背诵数据开始,了解自己和敌人,从最基本的开始。通过小事的积累来解决大事。细节的积累可以实现工作中的质的飞跃。
俗话说,“半部论语治天下,一老子知天下”。
《道德经》如何对付UVCA?
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谋。其脆易盘,其微易散。因为没有,治之于没有混乱。
吴伯凡先生曾在造访师讲堂提出“VUCA时代的自我迭代”。
所谓VUCA时代,是指充满可变性的时代(volatility)、不确定性(uncertainty)、复杂性(complexity)以及模糊性(ambiguity)时代。吴伯凡老师有句经典的话:“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。”在信息爆炸的今天,我们必须不断突破自己,与时俱进。
《道德经》是如何对付UVCA的?
第六十四章开头: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谋。其脆易盘(volatility),其微(uncertainty)易散。因为没有解决复杂性的问题。(complexity) ,治疗不乱解决模糊性(ambiguity) ;
第七十一章:知不知,上;不知道,病。夫唯病,以不病。圣人不病,以其病,以不病。
其实就是说“知道自己不知道,就是优越的智慧;不知道自己不知道,就是问题。只有把无知当成问题,才没问题。有智慧的人没有问题,因为他们把无知当成问题。”
道德经与生活、成长、学习、管理、情商
作为《道德经》的“十级学者”,杨鹏先生特别列出了《道德经》五章中的经典章节作为重点推荐。分别是与生活有关的33章;与成长有关的71章;与学习有关的48章;与管理有关的17章;与情商有关的79章。
一、《道德经》和人生
人生问题层出不穷,杨鹏先生从《道德经》第33章总结了人生八大问题:
什么是智力?什么是明智?
什么是力量?什么是强大?
多少钱算富有?富有是成功的吗?
工作怎样才能长久?人生怎样才能长久?
每一个问题都直接击中了人们的心。人生的道路,我们经常寻找方向,欲望越多,麻烦就越多。
《道德经》逐一回答了这八个问题: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
如果人们能清楚地看到自己,他们总是最难看的。只有从自己身上找到一切原因,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。
胜者强,自胜者强。
真正有实力的人是战胜自己的人。
知足者富,强行者有志。
真正的财富其实是一种心态。
不失所者久,死而不死者寿。
适合自己的职位或努力实现适合自己的职位,以便持续很长时间。此外,影响与《纽约时报》无关,影响超出了生活的范畴,是生活的意义。
二、《道德经》与成长
第71章还给出了关于“成长”问题的切中肯的处方。
知不知,上去。
不知道,病。
夫唯病,以不病。
圣人不病,以其病,以不病。
了解自己的缺点,并将其视为缺点,然后努力提高自己,这才是真正的成长。
三、《道德经》与学习
为学越来越多,为道日损。
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
无为而不为。
取天下往往无事可做,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。
一般来说,每个人都认为学习是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。然而,《道德经》说“日常损失”,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打击。每天减少你的欲望,减少你的固执,慢慢减少,你可以适应自然,发展你最深刻的智慧。
正如杜月生所说,“人分为三等。头等人,有能力,没有脾气。二等人,有能力,有脾气。最后一个人,没有能力,脾气暴躁。”有能力的人没有脾气,减少损失的固执和烦恼,可以慢慢取得成功。
四、《道德经》与管理
太上,下知有之。
其次,亲而誉之。
第二,畏之。
其次,侮辱。
信不足,有不信。
悠悠其贵的话。
成功事遂,百姓皆谓∶「我自然」。
最理想的管理就是这样。上级了解下属,经常表扬他。每个人都不多说,但他们做得很好。最好的领导者,员工不知道他在做什么。他只是默默地建立了良好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。
真正的领导力,就是让团队成员自己成功。
五、《道德经》和情商
和大怨必有余怨,安可为善。
以圣人为左契,不责怪人。
有德司契,没有德司彻。
天道无亲常与善人。
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,首要任务都是善待他人。聪明的人会很容易与人处理关系,在生活中找到朋友,在工作中找到价值观的契合点。
做人的智慧不在于你对我的错,而在于妥协和宽容,而在于善待他人。
通过杨鹏先生的新视角,一部中国经典《道德经》带我们解读了《道德经》在人生哲学、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现实意义,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考方式。
[我要扒资料]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